在校园生活中,总有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利用各种名义进行诈骗,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,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为防止同学们上当受骗,下面这份防诈骗指南请收好!
常见诈骗手段:
1、冒充熟人诈骗: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,假冒被害人亲戚、好友、同事等,以人在国外需代买机票、交学费、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、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、病重需手术等事由,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。
2、校园贷: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,而很多校园贷其实都是披着伪善外衣的高利贷。所谓的“低利率”“免利息”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,最后利滚利欠下巨债。
3、助学金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教育、民政部门、高校或慈善机构工作人员,以助学款未到账,需要核实身份、银行卡号等,骗取被害人身份信息,诈骗财物等等。
4、网络购物诈骗: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窃取购物信息,冒充客服,谎称订单有问题,诱骗受害人登陆钓鱼网站,套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,转走钱款。

如何预防诈骗?
1、要保持警觉。大学生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,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惑。如果遇到陌生人主动搭讪或推销商品,要保持冷静,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话。
2、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。大学生们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,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不可靠的网站。同时,要定期更改密码,确保账户安全。
3、要谨慎对待网络交易。在进行网络交易时,要选择正规的平台和商家,不要轻易相信低价诱惑和虚假宣传。在付款前要仔细核对商品信息和交易条款,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。
4、要及时报警。如果遇到诈骗行为,要及时向警方报案,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和证据,以便警方展开调查和打击诈骗犯罪。

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遇到问题冷静思考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掌握良好防范技能,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,让骗局无所遁形!
学生处
2024年4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