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3年2月12日晚上7点到8点,按照学校安排,我在智能信息学院21计算机一班教室召开了2023年春季第一课,和大二学生交流了革新思想,创新文化,立志做新时代大学生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。

第一,大学生首先要与时俱进,与时消息,与时偕行。
大学生需要关心国家发展,世界变化,把握时代脉搏,全面了解当前信息,不断革新思想,创新文化。大学期间就是创造新的生活学习环境。让校园因我而更展新,人人因校园而爱创新。在这个学期,面临疫情放开,疫情常态化,我们仍然不能松懈,还需要做好防控疫情措施,发烧感冒及时上报及时治疗,及时隔离,让戴口罩成为习惯,让生活更加卫生文明安全。宿舍用电安全,人离开就要把插座拔下来,关掉所有电器电源,防火防盗,坚决不能吸烟喝酒,继续维护文明宿舍和文教室,每天在品德上进步一点点,在学业上进步一点点,在志向理想的道路上前进一点点,用我们的言行美德匹配大美龙城,舜德故里,国家级文明城市——诸城。

第二,大学生,思想要革新,文化要创新,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做有理想,有道德,有文化,有纪律的四有新人。有学历不一定有文化,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。大专学生一样可以很有文化修养。文化就是恰当的生活方式,创新文化是适应现代和未来的生存方式,生活方案。未来,智能机器与人类趋向整合,不革新就会被无情淘汰。星链5G,万物互联,大数据将更广泛地影响人类。科学创新让精英群体能力强大,如同汽车的发动机非常强大,文化可以控制汽车的方向,创新文化可以让人人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

求是网在2021年发表了文章《破解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》,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,世界怎么了,我们怎么办?合作还是对抗,开放还是封闭,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?这一系列世界之问、时代之问,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鲜明的中国方案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实现共赢共享。习主席指引我们要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。创新文化是为了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。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富强、复兴的发展之路上遭遇过挫折、坎坷,零和霸权势力发动经济战、科技战、生物战,信息战,扩大文化对立,挑起局部矛盾,以期阻挡我们的发展步伐,从中获得长久的霸权利益。我们曾经遭受过粮食危机、薪片危机、导航危机等突发事件,但都被我们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大智慧、大格局化解。有中华人民英雄负重前行,有民族企业家实干担当,有青年大学生的再接再厉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中华民族是越挫越勇、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民族,中华优秀文化是包容性最强、最善于学习、中和圆融的文化,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为全人类提供和平发展的重要贡献。我们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、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。
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,我们学习了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,各国人民密切友好往来,信息时代,一网通天下,信息连万家,我们将人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,将农业文明和半农业、半工商业海洋文明所延袭下来的弊端去掉,不断扬弃陈旧思想,用客观大数据说话,有调查有发言权,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革新思想,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不同的观点和谐共存,殊途同归,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,实现中国梦,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第三,大学生要帮助自己和父母更和谐,人际和谐,建立和谐宿舍、和谐校园,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。
我们学习世界各国文化已经一百多年,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,体用两种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,表现在人际层面会有拉锯、博弈,彰显个性还是重视共性约束,这两种思想在人际交往中会形成对立矛盾。忽视和放纵这个矛盾,就会产生各种结果,或者是个体用压抑、躺平和摆烂来抗议,或者用逆反、搞破坏来报复。

如何理性平和、适度中和、辩证的实现共赢,这就是我们的实践课题。父母往往偏传统,有家长制作风,总想掌控一切;孩子往往偏现代新潮,希望早日有权力、有自由、被尊重。父母有一方强势或者双方强势,日积月累,会让家庭产生许多矛盾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太个性或偏任性,这些负面情绪和行为模式会影响到很多方面。因此,大学生在感恩父母、孝敬父母的基础上,更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将父母感召到新的相处模式中来。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强势的放放权,弱势的多作几回主。用理性平和共赢法,互相倾听,尊重客观事实感受,家和万事兴。大学生的家庭根据地安定富裕了,学业心态就提升了,人际交往自信了,和谐宿舍、和谐校园就构建成功了,文明美好的环境又反过来滋养所有大学生健康成长,走向社会求职工作事业会更加顺利出成绩。大学生未来的爱情婚姻也会提前排除雷区和沼泽,一片光明坦途。

崇德尚文,超然大气,精技强能,创新求异,新时代呼唤新青年,大学生们行动起来,让校园因我更美丽。